平阳铁牛
临汾,古称“平阳”,这里历史悠久,文化厚重,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,也有着“卧牛城”的美誉。毛主席在《将革命进行到底》一文中提到过它,中国人民解放军“临汾旅”也因攻克“卧牛城”解放临汾而闻名天下。那么临汾称为“卧牛城”,其来由便是我手上的这尊小铁牛了。
这尊铁牛呈卧状,高脊梁,卷尾,腹部有铸接缝,通过测定是生铁实心所铸,系唐代铁器,长44厘米,宽30厘米,高31厘米,重75公斤。这件卧牛在历史上共出土过三次。后梁开平二年,晋州刺史徐怀钰率军修补城墙时发现,众人皆认为是祥物,于是刻石载之,同铁牛共放于石匣,埋于旧处,明洪武六年(1373年),平阳指挥使胡渊清理旧城基础发现石匣,搞清其来历后,视为奇物,命人撰文刻碑,一同埋于此处,1977年,铁牛同石匣石碑再次出土,并得以完好保存,成为临汾城千年沧桑的历史见证。
微博:临汾市博物馆
哔哩哔哩:临汾市博物馆
抖音:临汾市博物馆
请关注以上账号获取更多精品文物信息。